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国产片十余部“阵亡”于端午战场之后,看到一部将要等待三年的国产巨制三部曲“起范”,终于还是让人有了一点乐观的心情。
 
在端午节后,5月31日,乌尔善在《鬼吹灯》之后的新作《封神三部曲》(以下简称《封神》)在京举办了启动仪式。乌尔善在发布会上透露,该系列的制作时间跨度近10年,已经过四年的剧本打磨,影片计划于2018年正式开机,计划于2020年至2022年分三年暑期档陆续上映。

 

 

发布会现场

乌尔善和江志强的组合之所以令笔者充满期待,是因为两人确实有实打实的重特效电影的创作、制片成功经验——《寻龙诀》和《捉妖记》的成功可不是偶然,有兴趣的读者回看下我们专栏作者朔方之前对这两部华语影史里程碑电影的复盘,就会看到,乌尔善是如何学习和琢磨重特效电影的创作方法、制片流程,如何在导演的工作范畴下与不同的工种、部门打交道,如何与视效团队磨合,如何扬长,如何藏拙;也会看到,江志强是如何给许诚毅支持,如何为《捉妖记》组创作局、组投资盘,如何在大厦将倾之时力挽狂澜,这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制片人的能力。

你看,当乌尔善找到江志强合作《封神》,江志强说该做三部曲,乌尔善问那该怎么做呢,江志强说我也不知道,于是江老板就引荐了《指环王》系列的制片人巴里·M·奥斯本。

 

 

巴里·M·奥斯本

找到对的人未必一定成功,但一定是成功的前提。

乌尔善和江志强知道这次《封神》三部曲的难度,他们有野心,但是也知道如何让野心落地,能够找到符合制片需要的制片人是这一鸿篇巨制未来能够成功的关键前提。尽管我们不知道最终他们的合作,会否最终再次成为华语重特效电影的一个新里程碑,但方法对路,一定能让成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本片的投资人,北京文化董事长宋歌在发布会上就说:“三部连拍和30亿左右的投资在中国影史上都是第一次,对全球票房也有很高期待。这部电影将建立类型化开发流程。”

 

 

乌尔善(左)和宋歌(右)

这段话是很让人欣喜的,甚至想击节叫好。不是因为30亿这个惊人的数字,或三部连拍的史无前例,而是一个投资人在意一部巨制需要有开发流程去依循。国产电影不是没有钱做大投资电影,而是长期以来似乎都没有方法管好这么多钱,没有方法做好电影。人人都说要做好电影,可很少有人说是靠生产管理做出好电影的?都知道要打胜仗,可连粮草管理都只是游击队水平,怎么去打正面战场的大仗?

折在重特效电影上的国产片不胜枚举,如果回溯起来,会发现野心都很大,你看《三体》的张番番,一个在没有任何此类电影制片经验的三流导演就敢开机拍摄,然后直到现在上映仍然遥遥无期,毫无音讯——重特效电影,可不是念着“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咒语就能变戏法一样变出来的。

 

 

《三体》电影版仍毫无音讯

《封神》三部曲的另一个制片人杜扬表示,在与全球顶级制作团队的交流过程中,她意识到该系列电影不能仅仅是昂贵特效和宏大场景的堆砌,而应该是“项目管理、人才管理构成电影工业化,去探索适合中国的电影工业化道路”。

从清明到五一再到端午,国产片一个接一个的惨案之后,大家也都看到了来自各种媒体的商业分析,以及人人都仿佛看破一切的睿智——国产电影应该戒骄戒躁、调整心态、内容始终为王、好故事比什么都重要、慢下来等等,当鸡汤话变成片汤话,谁都知道这毫无意义。

这些鸡汤话其实无非就是观念或是主义,背后并无方法可以落地,这种永远正确的话术,讲多了对中国电影未必百害,但一定无益。

中国电影的大佬们,面对一个接一个的档期惨案,我们真的还可以永远正确地语重心长吗?重特效电影也好,重工业电影也罢,上亿甚至几十亿的资金、物资、人力如何管理,如何在导演和制片人的调度下,让线上人员的创作才能与线下千军万马的生产制作有效配合——这不是嘴炮里的观念和主义可以解决的,要靠流程、靠管理、靠纪律——方法才是国产片最该讨论、最该反思的部分。

一个孩子考试屡考屡败,每次都说自己粗心大意,每次都说下次仔细点、认真点就能及格——你信吗?

中国电影的方法错在哪儿了吗?媒体讲得清楚吗?制片公司们讲得清楚吗?我们的发行、营销、放映现在从某种程度上说都已经比好莱坞强很多了,要不然也不会在2014、2015两年有这么大的票房产值腾飞,直接让我们挑战千亿的梦想起飞。

当我们说要做好故事,要内容为王的时候——其实就是该落地谈谈制片了。这里包含的内容,比如制片和制作是一回事吗?主投和主控是一回事吗?说不定,这两年新进入行业的新贵们,恐怕还是傻傻分不清楚的吧。

 

 

心态的调整来自于方法。解方程没有正确的方法,光心如止水有什么用。那么多钱涌进来,个个都想做摘桃的投资人,没人能做从松土、播种开始的制片农民,那可不是收割完了第一茬的本地果实后,就赶紧去国外收割别人的了吗?先是批片一箩筐一箩筐地采购,再是10亿、20亿的保底分账片,统统都是资本的豪赌。

那么,等到国外收割回来的进口片放在国内市场也都不灵验了,接下来该怎么办?

等这一波热钱都摔打明白了,发现这行的投机空间都消失殆尽了,资本就该转向了,接下来中国电影会不会又回到没钱的时代了呢?最可怕的是,等钱走了,等那些滥竽充数的人也走了,却发现没留下多少真正会做内容的人才了,那行业才真的成了无本之末了

上影节又要来了,上半年的惨状已在桌面上。高朋满座的论坛上,大佬们除了正确的废话,今年是不是可以分享些真东西呢?鼻青眼肿的这两年,总会让人成长吧,除了观念,也讲讲方法吧。行业整体智商的提升,才能让从清明到端午的国产片悲剧尽快休止。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请联系:壹娱观察(个人微信ID:yiyuguancha6)

壹娱观察(公众号ID:yiyuguancha)想做中国电影产业和泛娱乐产业的望远镜和声呐。

话题:



0

推荐

陈昌业

陈昌业

29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壹娱观察主编。壹娱观察想做中国电影产业和泛娱乐产业的望远镜和声呐——面对产业,除了要发现新闻,还想探索那些深藏在冰山一角之下的新知。

文章